7月10日,美国国防部创新委员会发布报告《优化与盟伴的创新合作》,认为当前依靠盟伴来促进国防创新、加强威慑威胁和赢得冲突的需求“前所未有”,但美尚未将盟伴充分纳入国防工业基础的“网络”中,迫切需要就此解决旧有观念、机制和流程的障碍和问题。
一、基本背景
根据报告,与美有国防创新合作潜力的“盟友与合作伙伴”涵盖建立了正式关系的32个北约国和19个非北约盟友,以及通过各类防务协议、军事接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被认定“有共同价值观和原则规范”。美国2024年初首版《国防工业战略》将动员盟友建立“全球性模式”作为战略要务。美认为利用盟伴在半导体等国防相关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联合盟伴打造消耗战中的低成本优势、拉拢盟伴开展与中俄国防技术和制造业的竞争等需求,已经使强化美盟合作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防创新委员会历时6个月,调研了美盟150多名政产学研界的专家,分析了国防创新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及解决之道。
二、主要内容
1、合作现状。近年来美大力促进创新合作,针对各类安全、经济、技术挑战密集建立了“网格型”和“小多边型”联盟,如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奥库斯安全伙伴关系、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等,均以国防创新合作为重要基础;国防部还就此为信息共享、相互供给和保障、市场准入、采购谈判等提供政策工具支持。国防部正与16个国家就224个技术项目开展合作或接洽。
2、主要问题。报告认为国防部在强化与盟伴创新合作方面面临诸多障碍和风险:一是文化障碍,传统英语圈(即五眼国家)之外,类似日韩等等主要盟伴参与合作的途径受限。二是机制不畅,政府对盟伴企业在美设址的对接和支持不够,短缺资源进口通道有限,出口管制的机制落后、部门间协调不足等长期制约和破坏合作成效。三是回报不高,对盟伴及其国防和两用技术市场统筹不足,降低了外国投资的规模效益及兴趣。四是信息受控,未建立起确保美盟联合行动中信息传送安全的体系,目前机制下保密过度影响信息共享。
3、重点方向。报告提出强化国防创新合作的几个要点:一是扩大资源互通和产能共建,应强化国家间体系互操作性和资源流转,以支持在战时多国行动中快速传送资源;扩大国防制造对外合作基础,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威慑力。二是促进装备和技术出口,国防部和商务部应重点解决制约装备出口的流程制约问题;企业应将向盟伴出口作为能力建设要务。三是吸纳盟伴优势,国防部应通过优化合作模式来充分利用盟伴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如日韩的造船、挪威的反舰导弹、以色列的防空反导、波兰的导弹生产等能力和技术。四是扩大盟伴进入,放开国防采购、解除知识产权限制,解决国防供应商体系封闭问题。
4、政策建议。报告提出需对目前的合作网络进行根本性变革:一是统筹领导职能,设立负责工业国际合作的国防部副部长,全面统筹国防部各机构和各军种国防工业合作的需求、投资、交流及具体科研生产合作等。二是聚焦合作要务,从具体行动着手进行国防创新合作文化和制度的重塑,重点包括扩大“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成员和激励措施、适当提供《购买美国货法案》豁免等,并提出合建特别创新区、联合数字工程中心、可信资本市场等。三是完善监管和合规环境,主要是推动对《国际武器贸易条例》、“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认证”“技术安全和对外披露制度”的流程简化、适当豁免、培训服务等。四是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包括更新相关标准、开发信息传输和控制新手段、考虑“一次性通话”新方式等。五是采取针对性区域合作举措,为“奥库斯”第二支柱的推进提供网络防御、加速器基金、工业标准、大数据等支持;参与北约和欧洲的重要国防创新合作平台,加强项目统筹协调,以及在监视侦察、人工智能、援乌等具体领域合作;对印太地区合作潜能进行扫描挖掘,广泛纳入新兴合作伙伴,共建国防创新生态。
(科荟智库:穆玉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