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船舶与海洋智库  >  国家安全与军事建设  >  研究动态 > 正文
澳大利亚发布新版《国家防务战略》和《综合投资计划》
来源: 寇玉晶 科荟智库     日期:2024-07-31    字体:【大】【中】【小】

  2024年4月17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新版《国家防务战略》和《综合投资计划》。新版防务战略是2022年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澳大利亚发布的首份国防战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澳大利亚的国防战略重点,阐述了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和战略实现的路径;《综合投资计划》规划了澳政府为支撑战略的实施将投资的具体国防能力及投资重点。

  一、发布背景
  作为美在印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近年来积极配合美“大国竞争”战略,不仅通过澳英美联盟等合作机制,利用美方技术转移提升自身军事能力,而且多次参与美牵头的针对美在印太地区“战略竞争对手”的军事行动,搅动印太地区局势、影响地区安全稳定。2022年澳大利亚工党新政府上台后,委托澳国防部开展战略评估,以审查澳大利亚是否具备必要的防御能力,2023年,国防部发布《国防战略评估》报告,评估的结论是,澳大利亚国防军当时的组成和装备并不完全适应当前的战略环境,将澳大利亚的防务政策从“防御型”变为“进攻型”。新版《国家防务战略》和《综合投资计划》即是以此次《国防战略评估》为基础制定的,以在陆、海、空、天、网领域打造一支现代化联合作战部队。
  二、主要内容
  新版《国家防务战略》规定了政府的战略框架,指导国防能力转变、部队结构、采办等所需的重大和紧迫变革;配合该战略同时发布的《综合投资计划》规划了澳政府为贯彻防务战略将投资的具体国防能力,详细列出了未来十年的投资重点。
  《国家防务战略》包括“前言”“战略环境”“国防”“国防战略”“防卫部队结构、态势和基地”“人员”“能力投资优先事项”“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国防工业与采办改革”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断言战略环境为二战以来最具挑战性
  新版防务战略遵循2023年《国防战略评估》的思想,宣称由于印太地区的大国竞争,澳大利亚目前“正处于二战结束以来最具挑战性的战略环境之中”,认为“大规模冲突已经不可避免”。指出澳大利亚的战略环境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二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参与;三是复合安全风险(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灰色地带活动也有所扩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四是技术进步及所带来的破坏作用。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澳大利亚的战略环境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美中之间的战略竞争日益加剧;二是,对太平洋地区影响力和准入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明确“拒止威慑”作为澳大利亚国防规划的新基石
  基于对澳战略环境的判断,新版战略明确“拒止威慑已成为国防部规划的基石”,旨在“慑阻尚未发生的冲突,阻止任何敌国利用武力胁迫澳大利亚”。
“拒止威慑”战略要求重新权衡三个主要战略防御目标:塑造澳大利亚的战略环境;慑阻损害澳大利亚利益的行动;必要时,以可信的军事力量做出回应。据此提出澳大利亚军队的五大使命任务:①保卫澳大利亚及其周边地区;②通过拒止行动,慑阻任何潜在对手向澳大利亚北部航道投送兵力的企图;③保护澳大利亚与世界的经济联系;④与美日英等盟友共同维护印太地区的集体安全;⑤与盟友共同维持“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
  对比冷战后澳大利亚发布的多份战略文件,强调“威慑”概念早已根植于澳大利亚的国防战略中。例如:2016年《国家防务战略》将澳军的战略使命定义为“慑阻、拒止和击败针对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攻击或威胁”;2020年《国防战略更新》则强调“澳军发展自主威慑能力至关重要”。相比于此前历届政府的防务战略,新版战略虽然延续了“以威慑为防务战略核心”的传统观念,但明确了“威慑”应通过“拒止”途径实现,意在解决“澳大利亚国防战略思想中的‘威慑’概念缺乏明确定义”,相比于美、俄、英等国并不成熟的问题。
  (三)调整未来部队建设重点和资源配置
  新战略宣称,为推动澳军从一支能够应对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平衡力量转型为一支旨在应对国家最重大战略风险的综合、一体化力量,提高兵力投送能力,新战略规划:
  1、3个时代节点。澳大利亚国防军的部队结构、态势和准备状态将经历3个关键发展期:从现在到2025年——重点是对现有力量的即时增强;2026年至2030年——将加速获得关键能力;2031年及以后——建成可遂行全域任务的未来一体化部队。
  2、6种能力效果。澳军的能力转型将侧重于实现以下6种关键能力效果:兵力投送;将潜在敌军置于险境;保护澳大利亚国防军并支持澳大利亚的关键基础设施;维持旷日持久的作战行动;在主要军事利益领域保持持续的态势感知;获得决策优势。
  3、11个重点领域能力。新版防务战略和《综合投资计划》中规划了未来10年将投资约3300亿澳元,加大对海战、情报、后勤、航空、陆战等领域11项重点能力的建设。主要投资领域及投资比例包括:(1)水下战(17%):核潜艇、海上无人系统、水下测距系统等;(2)海上封锁和局部海上控制行动相关的海上能力(16%):“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等水面战舰、海上布雷系统等;(3)两栖联合兵种陆上系统(11%):登陆艇、步兵战车、作战侦察车等;(4)瞄准和远程打击(8%):海基、陆基、空基精确打击武器、高超声速武器等;(5)太空和网络(8%):电子战、空间传感器等;(6)远征空战(8%):无人空中系统、空中情报监视侦察系统等;(7)制导武器和爆炸性弹药(5%):发展自主生产、维护、修理和大修特定武器能力,以及自2025年起国产化的制导多管火箭系统弹药;(8)战区后勤(5%):弹性燃料补给、可部署后勤等;(9)导弹防御(5%):联合空战管理系统、金达利作战雷达网络等;(10)战区指挥控制(4%):陆海空指挥系统、作战网络与战略通信、决策优势与情报系统等;(11)北部基地建设(4%):北部基地基础设施、北部后勤网、北部训练区域改善等。
  (四)推进国防工业发展与采办改革
  近年来,澳政府致力于简化国防采办流程,提高武器装备交付能力。为加快国防工业发展与采办改革,新版防务战略提出:
  1、国防采办改革需遵循四大标准:(1)期望的或可行性最低的能力解决方案和潜在来源的可用性;(2)能力需求的紧迫性,以及国防部门是否有明确的理由优先考虑交付速度;(3)国防部是否有明确的战略理由干预市场,以建立或维持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工业能力;(4)与能力交付相关的风险。
  2、重申七个主权国防工业优先事项:国防军飞机的维护、修理、大修和升级;海军舰艇的连续建造和维持;联合兵种陆上系统的维持和加强;制导武器、爆炸性弹药和军火的国内制造;自主系统的开发和集成;战场感知和管理系统的整合和增强;测试和评估、认证和系统保证。
  3、推动国防工业出口:通过更加关注政府间销售,以及国际合作设计、研发、生产等方式,将澳大利亚公司融入全球供应链。
  此外,防务战略提出,为提升澳大利亚国防军的作战和威慑能力,澳大利亚将加强与“一个盟友”(美国)及“主要伙伴指(包括印度、英国、日本、新加坡等)的防务合作,重点是五眼伙伴关系、奥库斯伙伴关系;以及加强国防相关人才培养等一系列计划。

(科荟智库:寇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