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船舶与海洋智库  >  国家安全与军事建设  >  研究动态 > 正文
美国防部发布《区域保障框架》
来源:李永旺 郝家星 科荟智库     日期:2024-06-20    字体:【大】【中】【小】

  5月15日,美国防部采办与保障副部长威廉·拉普兰特和国防部保障助理部长克里斯·洛曼共同发布《区域保障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旨在利用全球国防生态系统中强大伙伴的关系,优化美军区域的“维护、修理和大修”(MRO)能力,通过与盟友、商业合作伙伴以及各国国防工业基地合作,创建一个全球性的MRO设施分布式网络,以发展更靠近战场需求点的可行可靠的分布式MRO能力,增强对抗环境中盟友和联合部队的战备状态。


图1  美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维护

  《框架》包括“前言”“概述”“目标”“框架”“结语”五个部分,阐述了美国防部发展区域保障框架的3大目标:一是确保在对抗性后勤环境中获胜,通过优化和调整武器系统产品支撑战略和持续保障能力,建立可行的分布式、多域MRO生态系统,满足和平和战争时期的维修需求。二是加强军事战备,通过与国防工业基础行业、盟友和合作伙伴合作,制定以区域性的保障战略,提升战备水平并慑止侵略。三是加强区域伙伴关系,通过制定保障战略,促进联合区域的MRO能力,以扩大跨作战域的网络化维修能力。此外,《框架》还围绕区域化和优先级、战略伙伴关系调整、平台和系统方法、工业基础整合等四方面提出指导举措,具体如下:

    (一)区域化和优先级
  根据战略重要性和作战需求,确定MRO的优先次序。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是战略相关性,与《国家防务战略》明确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并支持作战计划等关键战略目的。二是威胁识别,识别并响应新出现的威胁,以确保MRO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中发挥作用;三是地缘政治敏感性:关注地缘政治变化对军事后勤的潜在挑战,确保在对抗环境下供应链的稳定性;四是区域重点,充分利用具有成熟工业能力和完善基础设施能力的地区盟友和合作伙伴,加强保障行动。

    (二)战略伙伴关系调整
  增强与盟友的合作和共享能力,特别是和美国共享防御系统以及有合作开发、生产和保障潜力的国家,做到发挥优势,有效整合、互相协作发展,建立统一的体系共同维持该框架,互利互惠,加强联合部队及地区盟友和伙伴的整体战备状态。

    (三)平台和系统方法
  利益攸关方优先考虑为关键平台量身定制相关保障工作,确定区域保障解决方案中的差距,预先弥补不足,支持应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目标武器系统的选择将基于与作战计划的相关性、对对外军售项目和其他合作项目的全面审查、MRO合作的潜力,以及以下标准:一是战略重要性,确定在对抗性环境中需要保障的系统。二是国际相关性,和已参与或愿意参与共同开发、生产和保障计划的能力强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一起,评估MRO能力发展的影响和潜在机会。三是维护需求,明确平台、系统、子系统和组件的建制级、中间级和基地级的维护需求。四是安全性,检测网络安全、自主产权和供应链存在的漏洞。五是装备后送注意事项,收集相关数据,方便有组织地将待维修的武器装备运到最近的维修设施。六是国际工业能力,审查可获得的国内和盟友工业支持的能力范围(例如,劳动力和设施)。

    (四)工业基础整合
  国防部和其他部门将探索鼓励行业投资的新方法,包括:一是建立可预测的需求,为盟友和全球国防工业提供稳定的市场和机会。二是加速伙伴关系,促进国防部门和工业界之间迅速建立合作关系。三是整合产品保障策略,优化现有资源的分配,以有效满足产生的需求。四是激励资本投资,通过MRO需求生成、多方协议、非财政激励措施和保障性立法等手段,鼓励行业投资。五是加强机构间协调,统筹各利益相关方的政策和国防优先事项,简化获取必要许可证的流程,确保工业界与国防保障需求之间的协调。六是保证合规和受到监控,确保所有基地级维护和维修活动都遵守“50/50法规”,同时建立自适应保障规划,并持续监控维护工作量的分布。

(科荟智库:李永旺 郝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