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无人系统TOP1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易,知彼更难!
No.1 英国航母首次完成“莫哈韦”无人机舰上起降试验
11月,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首次完成“莫哈韦”无人机舰上起降试验。其间,操控人员通过舰上控制站远程操控“莫哈韦”无人机,后者在不利用滑跃甲板情况下滑跑起飞,并在不依赖阻拦装置情况下着舰。
“莫哈韦”无人机是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基于MQ-1C无人机研制的舰载无人机,长9米、翼展17米,有效载荷约1.5吨,可携带16枚“地狱火”导弹;采用通用系统和组件;具备短距起降能力,无需依赖弹射器、阻拦索即可在航母飞行甲板起降。
No.2 美国防部披露针对大国对手的自主无人系统项目
8月,美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在美国防工业协会新兴技术会议上发表“创新紧迫性”主题演讲,首次对外披露国防部“复制器”计划,明确在未来18-24个月内部署数千个自主系统,抵消大国对手在舰艇、导弹、作战人员方面的规模优势。美军已先期启动“大规模制造自主系统”“自主远程系统部署与使用”等项目,重点解决自主无人系统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布放回收瓶颈;一旦突破,将扩大美自主无人系统军事应用、增强美供应链韧性、提升美战略优势能力。
No.3 美海军设定未来舰队无人化目标
4月,美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康恩表示,正通过3个五年期计划,加速未来舰队无人化进程:2024-2028财年,采办和试验无人系统样机;2029-2033财年,建立有人-无人混合舰队;2034-2038财年,升级、优化综合作战系统。根据美海军新版长期造舰计划,到2045年,大中型无人舰艇规模89-149艘,约占舰队总规模的20%-29%。同月,美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空战负责人表示,未来海军航空联队将列装具备情监侦能力的MQ-25A舰载无人机,以及具备高度自主性的“协同作战飞机”,航空联队无人化比例将达到60%。
No.4 美海军接收首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
12月,美海军正式接收首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试验样机,标志其在水下无人装备领域取得又一实质重大进展。为响应联合紧急作战需求,美海军已采购5艘“虎鲸”原型样机和1艘“虎鲸”试验样机,后者用于原型样机交付前的部队训练。按照设计,“虎鲸”艇体长26米,重81.6吨,最大航程12000千米,有效载重8吨,一次性可携带16-32枚“锤头”水雷,预计2028年9月前全部列装,2045年规模有望达到50艘,成为美未来舰队重要组成部分。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具有长航时、远航程、大负载、隐身特性,可独立前出,在复杂对抗环境下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英德法澳印等国也已启动相关研制项目。
No.5 美海军多次开展潜艇鱼雷管布放回收无人潜航器试验
7月,L3哈里斯公司基于光信号引导技术,实现了无人潜航器与潜艇的成功对接,成为首个可利用潜艇鱼雷管布放回收无人潜航器的公司;12月,在“捕鼠器”“黄海鳝”演习中,美太平洋潜艇部队、大西洋潜艇部队均从潜艇鱼雷管布放、回收了无人潜航器,为2024年无人潜航器正式上艇部署奠定基础。通过将无人潜航器集成至潜艇,可支持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确保母艇始终处于安全水域;无人潜航器回收后可提供高保真数据,用于导航、战术规划、决策,显著提高作战安全性和任务效能。
No.6 美通过MQ-9军售强化印太地区海上广域感知能力
5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测试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以期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对海监视能力,2024年将确定采购数量;6月,印度国防部批准,将从美国采购31架MQ-9B(16架“天空卫士”、15架“海上卫士”);7月,美公布3.45亿美元对台武器援助计划,包括4架MQ-9A,中国台湾地区此前采购的4架MQ-9B预计2025年交付;8月,美海军陆战队增程型MQ-9A形成初始作战能力,驻扎于夏威夷卡内奥赫湾海军陆战队航空站,按照计划,美海军陆战队将于2025年前部署18架增程型MQ-9A。
MQ-9A、MQ-9B属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40多个小时,可单独或与有人机协同遂行广域海上侦察任务,通过雷达识别水面目标;也可配备模块化载荷,执行信号情报、火力打击等任务。
No.7 美加速发展远征环境下的无人货运能力
为解决强对抗环境下的后勤补给问题,美海军、海军陆战队着力探索货运无人机解决方案。美海军方面,6月,海军空战中心飞机分部测试了“蓝水”无人机,该机搭载多种物资,在“帕图森特”号补给船与岸上基地之间执行舰对舰、舰对岸、岸对舰运输任务,运送距离达到数百千米。
海军陆战队方面,4月,在“中型无人后勤系统—空中”项目下,海军陆战队授出中型货运无人机原型机研制合同,发展有效载重300-500磅、投送半径35-200千米的货运无人机;10月,在“小型无人后勤系统—空中”项目下,TRV-150C小型货运无人机形成初始作战能力,首批6套正式交付海军陆战队,该机有效载重60-150磅、作战半径10-20千米。系列货运无人机有望变革前沿部队后勤补给方式,支撑“分布式海上作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概念落地。
No.8 美海军持续提升无人反水雷作战能力
4月,美海军研究署资助德事隆公司、通用动力应用物理科学公司、超导公司为通用无人艇开发、设计和集成下一代扫雷系统——磁声无人超导扫雷系统,以支持美海军从目前拖曳式扫雷向非拖曳式扫雷转变,进一步提升扫雷效率、安全性;7月,美海军授予阿雷特联合公司合同,为MQ-8C无人直升机集成Block I-3A型“海岸战场侦察与分析系统”,按照螺旋式发展计划,未来将换装Block II、Block III型系统,其中,Block I型用于白天探测未掩埋水雷,Block II型增加夜间作业能力,Block III型增加探测掩埋水雷能力。
No.9 朝、乌研发攻击型无人潜航器
3月至4月,朝鲜分别测试了可携带核弹头的“海啸”系列无人潜航器——“海啸”、“海啸”-1、“海啸”-2,该系列潜航器在测试中最长航行时间71小时6分钟,抵到目标水域后成功起爆。5月,乌克兰“勇敢1”创新组织推出“托洛卡”系列自杀式无人潜航器——TLK-150、TLK-400、TLK-1000。其中,TLK-150采用常规鱼雷型壳体,长2.5米,内置20-50千克炸药,航程可达100千米;TLK-400、TLK-1000长度分别为6米、12米,载药量500千克、5000千克,航程1200、2000千米。朝鲜“海啸”无人潜航器与俄罗斯“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类似,可携带核弹头,可执行战略威慑和打击任务;乌克兰“托洛卡”系战术型自杀式无人潜航器,用于打击海上固定设施、靠泊舰艇等。同时,美欧已开始针对这类无人潜航器研制反制措施。
No.10 多国研制自杀式无人艇
俄乌冲突中,乌先后推出半潜式无人艇、“海婴”、“马古拉”V5、“哥萨克马迈”系列自杀式无人艇,并多次袭击、毁伤俄基础设施、海上作业舰艇。受此影响,多国开始测试自杀式无人艇:5月,美海军在“无人系统综合战斗问题23.1”演习中,对庞巴迪公司Seadoo摩托艇实施无人化改装,加装炸药完成海上突袭任务;10月,土耳其阿塞尔桑公司演示了自杀式无人艇集群作战能力,8艘“信天翁”-S无人艇(自杀式型艇长7.2米,艇重2200千克,装配200千克炸药,机动速度超过40节)对TB-2无人机检测到的水面船只实施攻击,在接近目标后,1艘配备炸药的无人艇击中、炸沉目标,此次测试是全球首次通过无人艇与无人机协同实施的自杀式袭击概念。
来源:蓝海星智库